(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本市場是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重要樞紐,作為一家聚焦于資本市場和科技創新的專業財經類雜志,《價值線》2021年9月以全新的姿態與讀者見面,聚焦資本市場各類參與主體,揭示中國數字經濟、數字技術、數字化企業的發展規律、創新本質和未來趨勢,發現最具價值的創新案例,助力經濟和企業的高質量發展。刊首語又到了“存銀行不如買銀行股”的時候進入 9 月,關于銀行的討論明顯多了起來。一是銀行存款利率。2022 年 9 月 15 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等國有六大行同日宣布下調個人存款利率。此后,股份行等也紛紛跟進。今年以來,受市場供需和政策推動等因素影響,銀行存款利率已出現多次下調。目前,六大行最新的活期存款年利率為 0.25%,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為 1.65%,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為 2.6%,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也只有 2.65%。二是銀行業績、估值和股息率。數據顯示,上半年全部 A 股上市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34.54 萬億元,同比增長 9.24%,實現凈利潤 3.25 萬億元,同比增長 3.19%。其中,42家上市銀行的總營收為 3.06 萬億元,同比增長約 4.88%,總利潤達到 1.05 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54%。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銀行雖然營收增長跑輸整體,但利潤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截至 2022 年 8 月 31 日,42 只銀行股的市盈率有 40 只低于 10 倍,更有 16 只低于 5 倍。同時,Wind 數據顯示,按過去一年的累計分紅和 8 月 31 日的股票市值計算,有 34 只銀行股的股息率超過了 2.65%,有 21 只超過了 5%。滬農商行、交通銀行和北京銀行的股息率甚至達到了 9.98%、7.75% 和 7.39%。股息率是總現金分紅除以總市值的比率,如果過去一年股價未動,股息率就等于股票投資人獲得的收益率。一般來說,“超低”的估值和良好的業績,能為銀行股的股價穩定性提供支撐,買入獲取股息率的策略才更具實際價值。和 1.65% 的年存款利率比起來,當下銀行股的股息率確實吸引力極大,自然討論者眾多。不過凡事看兩面,銀行股下跌的風險也會使得股息率策略最終失效,這需要投資者作綜合判斷。到底銀行股的質地如何?本期封面話題以詳實的數據形式,對 42 家上市銀行的上半年業績進行了全面盤點,對資產規模、營收、利潤、不良率、撥備覆蓋率、存貸款總額、凈息差、市盈率等眾多指標做了對比分析,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讀者解答上述疑問。在科技前沿欄目中,本期圍繞元宇宙的幾個話題展開,包括 VR/AR、虛擬數字人以及元宇宙地產。另外,對于信創話題也有集中呈現,重點分析的公司包括海康威視、用友、金蝶和浪潮集團等。《價值線》編輯部2022 年 9 月 28 日溫馨提示:購買電子版雜志后,如需紙質版雜志,請掃碼聯系客服,并提供購買憑證、郵寄地址和聯系方式。
《價值線》雜志合輯(點擊下圖,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