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陸家嘴》雜志是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主管、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的財經類雜志。自2021年9月起,零壹財經·零壹智庫作為協辦單位,支持《陸家嘴》雜志以新的定位、新的面貌,服務廣大讀者。雜志將圍繞數字發展和綠色發展兩個主線,研究和報道金融投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的現狀與趨勢。Editorial | 刊首語
手機銀行“超級平臺”比爾 ·蓋茨在 1998 年曾說,如果傳統銀行不能對電子化作出迅速反應,那么它們將是 21 世紀行 將滅絕的恐龍。21 世紀已經進入第二個十年,從目前來看,銀行非但不會滅絕,反而還受益于電子化。銀行業 是運用信息技術最為積極的行業之一, 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為銀行注入更多發展動能。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在 9 月 8 日參加的一次論壇上指出,金融業就是一種 IT 行業,那些 大力投資大型 IT 系統、運用數字新技術的金融機構,能為客戶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務,更 精準地防控風險,從而在業內勝出。而手機銀行是銀行應用金融科技的展示窗口, 是銀行線上經營和觸達客戶的主要渠道, 也是銀行 同業競爭的新陣地。我國的銀行業最早在 2000 年前后就開始探索手機銀行,早期曾經推出基于短信和手機瀏覽器 WAP 版的手機銀行為客戶提供金融服務。2010 年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各大 銀行紛紛推出基于手機應用軟件 APP 的手機銀行。早期的手機銀行,主要整合查詢管理、轉賬匯款、投資理財、信用卡、賬單繳付等基礎功能。經 過十多年的版本迭代和進化,現在手機銀行逐步邁向智能化、場景化、開放化、平臺化,發展為服務 上億零售客群的“超級平臺”,平臺功能革新也從量變走向質變。根據 2022 年上半年財報,截至 2022 年 6 月末, 中國工商銀行個人手機銀行客戶規模達到 4.88 億戶, 中國農業銀行個人掌銀注冊客戶數達 4.34 億戶, 中國建設銀行個人手機銀行用戶數為 4.28 億戶,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手機銀行客戶規模突破 3.35 億戶, 中國銀行手機銀行注冊用戶規模超過 2.4 億戶。為了對我國手機銀行數字經營情況做出全景式展示,《陸家嘴》雜志聯合零壹智庫與中國零售金 融智庫發布 2022 年上半年“手機銀行 TOP 100”榜單,評價體系涵蓋了 4 大維度指標,具體包括用 戶規模黏性、日均啟動使用、商店口碑評分、產品功能體驗。根據“手機銀行 TOP 100”榜單,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擁有絕對優勢。六家國有大行牢牢占 據著榜單前列的位置,2022 年上半年平均月活用戶均超 2500 萬,最高達到 1.16 億。TOP 10 的其余 四席均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分別為招商銀行、平安銀行、興業銀行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城商行和農 村金融機構手機銀行進程也在加速, 42 家城商行、32 家農村金融機構入選“手機銀行 TOP100 榜單”。 相關內容在本期雜志“封面報道”中呈現。在本期雜志的“前瞻”欄目, 浙商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殷劍鋒對歐元隕落歷史和成因的獨到分析,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對于年輕人就業的思考和建議,思想性和可讀性俱佳,推薦讀者閱讀。在本期雜志的“金融科技”板塊, 圍繞“隱私計算”這一前沿方向, 分析了隱私計算開源的必要性, 對相關開源項目進行了對比,并且對隱私計算在公共數據開放中的探索與應用進行了討論。在政策支持下, 銀行和證券是金融信創快速發展的兩個領域。本期雜志“金融信創”板塊, 整理 了 8 家上市券商 12 個典型信創建設案例資料,梳理了 8 家代表性金融科技上市公司的信創業務開展 情況以及各家公司的信創發展戰略。在“財富管理”板塊,讀者可以了解到公募基金 20 多年來基金經理“前浪”,以及存款利率下 調的原因、影響和應對之策。《陸家嘴》編輯部
2022 年 9 月
溫馨提示:購買電子版雜志后,如需當期紙質版雜志,請掃碼聯系客服,并提供購買憑證、郵寄地址和聯系方式。
?
《陸家嘴》雜志合輯(點擊下圖,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