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機構 | 零壹智庫 數字化講習所
發布機構 | 零壹財經 數字化講習所
報告主編 | 柏亮
【資料圖】
報告編審 | 李昕執筆團隊 | 陳雅麗摘要√阿里云是典型的IaaS層的云計算服務供應商,目前提供的產品服務主要有彈性計算、存儲、數據庫、安全、大數據、人工智能、網絡與CDN、視頻服務、容器與中間件、開發與運維、物聯網loT、混合云、企業應用與云通信共十三大類。
√2023年5月18日,阿里巴巴宣布計劃在未來12個月將云智能集團從阿里集團完全分拆并完成上市。2023財年阿里云的收入為772.00億元,同比增長3.53%。經調整EBITA利潤14.22億元,同比增長24%。阿里云已連續兩年實現盈利,營收增速卻一路下滑。一、阿里云概況
(一)阿里云介紹
阿里云成立于2009年9月10日,由阿里巴巴集團投資創辦,在杭州、北京和硅谷等地設有研發中心和運營機構。阿里云依托阿里巴巴強大的技術實力和業務場景,歷時兩年多的時間,研發出國內第一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云計算平臺。并且,經過多年的實際生產運行的檢驗和雙十一的海量業務沖擊,阿里云成為國內第一個可用、可靠、可信的云計算平臺。阿里云的目標是要基于云計算和大數據技術打造互聯網數據分享的第一平臺,成為以數據為中心的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公司。
(二)發展歷程
2008年9月,阿里巴巴確定“云計算”和“大數據”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布式計算操作系統“飛天”。2009年9月,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近14年的發展歷程中,阿里云成為了世界排名前列的云計算服務供應商。2023年,公司宣布計劃從阿里集團完全拆分并完成上市。
作為極其依賴信息技術,進入壁壘極高的行業,阿里巴巴耗費了大量的財力與人力進行云計算研發和產品設計,阿里云也從建立開始進入了長達十二年的虧損階段。終于,阿里云在2020年第四季度迎來了盈利,單季度收入161.15億元,經調整EBITA實現盈利2400萬元。這是阿里云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直至2023年,阿里云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為國內唯一實現穩定盈利的云計算公司。
2022年11月30日,ChatGPT發布并迅速爆火開啟了全球人工智能新一輪增長,這推高了行業對算力的需求,云計算市場在AI大爆發下迎來新的智能化發展機會。次年四月,阿里云持續發力,先是開放測試大模型“通義千問”,數據顯示,已經有超過20萬家企業申請接入通義千問測試;后又宣布史上最大規模降價,核心產品價格全線下調15%至50%。這次大規模降價,阿里云志在進一步擴大公共云的用戶基數和規模,提升云計算產品的市場滲透率。
表1:阿里云發展歷程數據來源:阿里云官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三)財務狀況1.阿里云年利潤逐年增加,已連續兩年實現盈利
據阿里巴巴2023財年財報顯示,自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阿里巴巴總收入為人民幣8686.87億元(1264.91億美元),同比增長2%;凈利潤為人民幣655.73億元(95.48億美元),同比增長39%。來自云計算業務的收入為772.03億元,同比增長3.53%;經調整EBITA利潤14.22億元,同比增長24%。
2023財年第四季度(注:自然年2023年第一季度),阿里云經調整EBITA利潤率為2%,也是阿里內部除中國商業外,這一指標唯一為正的業務。經調整息稅前和攤銷前利潤為3.85億元,仍保持盈利。總體上看,整個2023財年,阿里云經調整EBITA為14.22億元,同比增長24%,實現了連續第二年盈利。圖1:阿里云2021財年第四季度至2023財年第四季度經調整EBITA利潤
(收入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阿里官網、數字化講習所、零壹智庫(以上為報告節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