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蒂特·奧烏蘇-諾特(左二)在廊坊經洽會挑選行李箱。
董皓楠 攝
最終,蒂特·奧烏蘇-諾特和他的同事購買了兩個24寸合金材質行李箱。帶來該產品的展商名為保定熙玥箱包制造有限公司,來自河北白溝。據其工廠經理曹凱介紹,原本企業只發展內貿,為國內拉桿箱品牌做代加工,2024年開始轉型并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首次接到了海外訂單,目前已積累了來自以色列、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長期客戶。
“剛才有位越南采購商也加了我的微信,他想訂購一批PP材質的行李箱。”曹凱所在的展位不大,卻十分熱鬧。隔壁的高碑店市廣順箱包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同樣來自白溝,已由代工轉型為自主品牌國際化企業,曾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特許生產商推出200余款賽事裝備包。
6月17日,參觀者在廊坊經洽會的一家公司展位上咨詢。
董皓楠 攝
作為中國最大的箱包產銷基地之一,白溝不僅是“中國箱包之都”,也是東歐、中東等地外商口口相傳的“世界箱包之都”。2024中國·白溝國際箱包博覽會暨白溝箱包內外貿多業態融合消費場景建設發布會期間的官方數據顯示,白溝箱包產業已形成從業人員超200萬人的區域特色箱包產業集群,與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貿易往來。
除了相關企業,位于外貿優品中華行—多業態融合消費市集的“包公—白溝箱包共享創業平臺”也迎來許多合作咨詢。“我們這個平臺可以為箱包企業提供原材料供應、設計加工、銷售運營、人力資源、跨境電商、快速確權維權等一系列服務。”平臺負責人姚強介紹,目前,平臺已與40多家白溝箱包企業合作,協助他們節省精力來“專注箱包品質”。
據姚強介紹,該平臺在此次廊坊經洽會期間已接到一些外貿訂單,并準備于明年啟動一款針對箱包外貿出口的APP,助力更多相關企業推進數字化轉型。
6月17日,參觀者在“包公—白溝箱包共享創業平臺”展位咨詢。
董皓楠 攝
對于是否會將諸如白溝箱包的縣域特色產業引入加納市場,蒂特·奧烏蘇-諾特表示這正是他此行的目的。“此次我們約有40位代表來到這里,正在與中國的各類企業、制造商等進行接洽。”他說。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