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9日,新疆為工業領域首批14家產業創新研究院授牌,此舉旨在推動解決產業鏈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形成“產業創新、科研應用、人才培養”融合發展新模式。
會議宣讀《關于認定第一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產業創新研究院的通知》,公布第一批14家認定的產業創新研究院名單。
去年以來,新疆在學習借鑒廣東、浙江、河南、山東等省份創新做法的基礎上,深入調研、廣泛交流,圍繞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從“八大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領域優中選優組建一批產業創新研究院。
記者了解到,為首批認定授牌的14家產業創新研究院牽頭企業是“八大產業集群”產業鏈“鏈主”或行業龍頭企業,涉及油氣、石化、鹽化工、硅基新材料、鋁基、鈦基新材料、風電、戰略金屬、高端智能農機、葡萄酒、加工番茄、生物醫藥、大數據、網絡和數據安全等產業領域,既有傳統優勢產業,又有戰略性新興產業,符合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和人才鏈深度融合要求。
現場,石化產業創新研究院、戰略金屬產業創新研究院、硅基新材料產業創新研究院的牽頭單位代表做了表態發言。
“石化產業創新研究院具有資源、人才、技術等多方面優勢,緊緊圍繞‘管理數字化、產品高端化、發展綠色化’目標,著力建設‘技術創新新平臺、成果轉化新引擎、人才集聚新高地’,矢志成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石化產業創新研究院,打造石化研究領域的示范標桿。”中石油獨山子石化分公司副總經理王正元說。
“產業創新研究院將積極承擔國家和自治區重點創新項目,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引進培育高水平創新人才,打造行業領軍級專家級智庫團隊,構建輻射上下游、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協同聯合網絡,形成一批具有競爭力的科技創新成果,帶動產業鏈上企業協同成長。”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西良說。
會議稱,這次在全區遴選了14家研發投入力度大、人才聚集度高,契合“八大產業集群”建設需求的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工業領域首批產業創新研究院,就是引領和推動產學研用貫通、加快成果轉化、集聚創新人才、構建創新全鏈條的重大舉措。
據了解,此次授牌的產業創新研究院擁有比較完備的研究、開發、試驗條件,部分產創院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產業創新基礎扎實。目前已聘請了20余名院士和250余名行業專家人才,將在創新生態、關鍵技術研發、推動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和加強產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重點發力。新疆人才發展基金對14家產業創新研究院每家每年給予500萬元至--------2000萬元支持。
今年產業創新研究院在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延伸產業鏈等領域已開展或擬開展重點項目143項,其中承擔國家級研發項目14項,自治區級研發項目63項,正在攻關風電、硅基、鋁基、鹽化工、石油化工等行業領域“卡脖子”難題8項。技術產業化后,預期可帶來經濟效益172億元。進一步從根上破解自治區產業創新發展關鍵領域“卡脖子”難點,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協同融合發展,形成產業創新示范效應。(記者 查燕榮)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