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廣東韶關市南雄界址大坊金城希望小學六年二班的教室里,當聯想智慧大屏開機點亮、開始播放教案的那一刻,在場的師生們眼睛里都閃著光亮——對鄉村的孩子們來說,這不僅是一塊先進而且新奇的大屏,更可能是改變他們人生軌跡,讓他們求學之路變得豁然開朗的明燈。
當天上午,在金城希望小學,聯想與該校師生一起舉行了“益起聯想 益起開學智慧公開課”,捐贈了最新生產的智慧大屏和學習用具等,以拓寬孩子們的問學之道。
智慧領航公益先行 鄉村教育發展有動能
聯想本次捐贈的86寸智慧大屏,搭配4K高清攝像頭和全向拾音器,呈現可常態化的遠程同步課堂,讓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想還提供了對應的智慧教室解決方案,著力從“教”與“學”兩個環節,推動金城希望小學的教育信息化變革,形成了“云+設備+軟件+內容”的綜合性解決方案。據介紹,該方案在教師端,不僅有豐富的教學資源,還有簡潔高效的教學工具,通過“云+資源+軟件”的形式,為老師提供了體系化的教學工具和內容庫;在學生端,則提供了包括精選的習題、錯題本等。
聯想還捐贈了100套愛心包裹,內有書包、天驕智能跳繩等文具用品,助力學生們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南雄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公益活動對提升南雄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教師職業幸福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具有重要意義。在捐贈儀式上,南雄市教育局授予了聯想集團 “公益愛心示范單位”的牌匾。
聯想集團表示,科技強國的關鍵是人才強國,聯想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依托科技創新賦能智慧教育,助力青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始終將人才教育培養作為自己的重要使命。未來,聯想將依托于業界領先的技術,與韶關教育局共同推動教育數字化變革,為韶關持續提供整合的智慧教育全景解決方案與產品,助力韶關教育信息化建設,推動鄉村智慧教育發展,縮小城鄉教育數字化鴻溝,實現教育資源共享。
作為心系教育公平的科技企業,截止到目前,聯想已經為云南、四川、甘肅等地累計捐贈了近百間智慧教室,并且構建起涵蓋1500多所合作學校、300多家行業企業、3000多名產教師資、10多個專業體系的教育產業生態,這些優質廣泛的教育資源,惠澤于偏遠山區的學校,彌合城鄉的數字教育差距。數據顯示,依托聯想行業領先的服務體系,目前其智慧教育典型用戶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
優勢共享
在金城希望小學六年二班任教的劉運菊老師,是南雄市骨干教師,從教已有23年,2017年她積極響應支教山區號召,從南雄市第一小學來到界址大坊金城希望小學支教至今。作為當天智慧公開課的授課老師,劉老師和她的學生們親歷了這樣的變化:以前,學生們看到劉老師的板書,是由傳統的“白加黑”(粉筆和黑板),現在,看到的是“五彩繽紛聲色俱全”(智慧大屏);以前,劉老師對著學生全靠自己“單向輸出”,現在,她有了“云課堂”這個好助手,可以將大量優質的教學資源內容源源不斷地展現在學生眼前,為同學們提供沉浸式的課堂學習環境,讓鄉村小學讀書的孩子們,也能同步學習到優質學校的教案和題庫。
在這堂公開課上,聯想智慧課堂為大家提供了實時互動、小組教學等工具,孩子們不僅看得津津有味,而且非常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智慧大屏還播放介紹了總面積近6500平方米的聯想未來中心,孩子們可以看到展廳內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工作、智能出行等各種智慧場景,感受前沿技術與創新產品的魅力。課后,劉運菊老師高興地分享了她的感受:“聯想智慧教室讓孩子學得更快、學得更好。這是變化的開始,我希望今后會有更多的變化。”
來自數字化教學的沉浸式體驗,讓現場觀摩的韶關市南雄教育局領導們也十分高興。他們認為,要做到教育公平,需要把學校“連”起來、資源沉下去,不僅需要鼓勵劉運菊這樣的優秀教師跨區域流動,到師資薄弱的學校任教,也要讓智慧科技通過連接各地學校和教師,使優質的教學資源流動起來,加速推動本地的教育公平水平提升。這次選取六年二班作為試點,推行智慧課堂教育,通過云端引入先進的教學內容,為教育基礎薄弱學校加快發展提供了一條新思路。
在教師節來臨之際,聯想公益基金會發起“做一分鐘老師”的公益話題挑戰賽,通過收集和精選優秀的1分鐘小視頻,為鄉村學生帶去音樂運動、生活技能、天文地理科學歷史等知識。在這些小視頻中,有聯想華南大區總經理袁帥青講電腦知識,還有北京奧運火炬手、環球航海旅行達人張潔教小朋友打水手結等。
聯想有關負責人表示,聯想不僅關注鄉村兒童的求學之路,對鄉村兒童的素質教育提升和心理健康發展也同樣十分重視。從2018年開始,聯想已經組織了連續5季的“美好假期”大學生公益行活動,助力大學生奔赴鄉村進行支教幫扶任務,與捐贈智慧教育資源等公益形式配套,通過科技向善的賦能,推動教育公平的社會參與面與積極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