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具體是干什么的?
太和殿其實是用來舉行各種典禮的場所,實際使用次數很少,明清皇帝上朝的地方主要在太和門、乾清門、乾清宮、還有養心殿的,并不是平時所說的太和殿。
明清兩朝24個皇帝都在太和殿舉行盛大典禮,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冊立皇后、命將出征,此外每年萬壽節、元旦、冬至三大節,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員的朝賀,并向王公大臣賜宴。
太和殿前有寬闊的平臺,稱為丹陛,俗稱月臺。月臺上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準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象征。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桿。欄桿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可呈現千龍吐水的奇觀。
典禮的典具體是什么意思?
是典禮的意思,該字其他含義如下:
拼音:diǎn
釋義:
1、標準;法則:~范。~章。
2、典范性書籍:詞~。引經據~。
3、典故:用~。出~。
4、典禮:盛~。大~。
5、主持;主管:~試。~獄。
6、姓。
7、一方把土地、房屋等押給另一方使用,換取一筆錢,不付利息,議定年限,到期還款,收回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