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華區民政局公布2023年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擬資助項目名單,確定資助項目39個,資助金額204萬元。
這是龍華區開展的第14期黨建引領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項目,自2013年設立公益創投項目資金以來,龍華區民政局累計資助項目766個。這一創新舉措持續十年、久久為功,深度激發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和基層服務的活力,精準回應居民群眾即時性、多樣化的服務需求,促進社區資源整合、多元共治,助力營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1)十年資助766個公益創投項目
社會組織是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的重要主體之一,龍華區作為社會建設的先行區和示范區,社會組織發展快、類型多、分布廣,目前全區社會組織總量已達816家,成為龍華區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龍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組織工作,為進一步促進社會組織發展,培育公益品牌項目,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公共管理和服務,推動龍華區慈善公益事業發展和社會管理創新,龍華區從2013年開始設立公益創投項目資金,對社會組織實施的公益項目予以資助。
龍華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公益創投,是針對公益項目的公益資本投入,培育扶持充滿活力的公益性社會組織,緩解社會組織有想法、有熱情、有措施,但暫時資金短缺的困境,同時更著力促進公益模式創新,多維度培育扶持社會組織參與基本民生保障、社區治理、社會服務等領域創新,滿足和解決社會公共服務需求,使困弱群體、社區居民、來深青工有機會參與社區營造、增能賦權、資源鏈接等專業性服務項目,較好地提升了居民群眾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十年來,龍華區公益創投工作守正創新、持續優化。從2019年開始,龍華區將社會組織黨建與公益創投緊密結合,積極探索“黨建+公益創投”模式,充分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核心引領作用,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治理,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目前,公益創投已經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體系,從項目征集、評審、監管等各環節嚴格把關,確保公益創投資金用到實處、細微處。公益創投項目涵蓋助老助殘、特殊人群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平安建設、心理健康服務、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十個領域,成為提升民生幸福指數的著力點。
“10年來,龍華區民政局共開展公益創投14期,累計資助項目766個,單個公益項目資助金額約2萬元至20萬元人民幣不等。”龍華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確定資助項目39個,其中基本民生保障類5個、基層社會治理類8個、基本社會服務類11個、培育扶持類6個、其他公益類9個,項目涵蓋黨建、助老助殘、青少年服務、青工服務、技能提升、社工服務、禁毒宣傳、環境保護、衛生健康、社區社會組織培育等多個領域服務。
今年入選的項目中,包括陪護住院老人、探訪殘疾兒童的“扶老助殘,幸福守護”行動,促進龍華女性就業創業的直播電商幫扶項目,提升兒童抗逆力的青少年成長心理輔導關愛計劃,培養食品安全導師志愿者的“食安行”培訓項目,助力社會治理、彰顯城市溫度的“暖心‘深’造計劃”等。
(2)激活社區治理活力提升民生幸福指數
在公益創投項目資金支持下,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和基層服務的活力被深度激發,一批又一批“小而新”、“小而巧”的項目不斷涌現,精準回應居民群眾即時性、多樣化的服務需求。
2022年,龍華街道龍之韻老年人協會開展“社區老人抱團互助”公益創投項目,助力社區老人互幫互助,陪護社區生病住院老人,義務看望殘疾老人、空巢老人、退伍老兵等,讓大家幸福快樂地安度晚年,為社區文明和諧貢獻力量。
民治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促進會開展了“社治民動—民治街道社會組織基層治理培育”項目,助力樟坑社區利用樓棟頂層空間打造黨群服務“微陣地”,發起了“深漂之家·民治街道來深建設者社區融入計劃”,開展天臺影院、青年思享會等活動,讓外來青工融入城市并找到歸屬感。
公益創投項目評選堅持公益創新與擇優原則并重,對社會組織在需求調研、專業支撐和創新引領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項目的示范、拉動和放大效應明顯,吸引各類社會資本配套投入,在黨建引領公益創投項目的帶動下,以“政社企”跨動聯界方式,提升全區社會組織參與社會建設能力和水平。
龍華區社會組織主動融入基層治理、社區建設大局,推動治理主體由一元向多元轉變,手段由單一向多重轉變,內容由單薄向豐富轉變。通過創投項目賦能,將居民納入基層治理力量,成了社會組織設計項目的一條新思路,公益創投項目相關工作經驗獲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胡漸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