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湖北科技學院青年師生參加全市“五四”主題團日活動。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紅菊? 攝
(資料圖)
日前,共青團中央公布“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表彰決定,咸安區浮山街道銀泉社區團支部榜上有名。
近年來,銀泉社區團支部始終堅持“黨建帶團建”,充分發揮社區團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激發廣大青年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凝聚青春力量,全心全意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讓青春之花綻放在基層一線。
建強陣地,底氣十足
4月20日,在銀泉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數十位居民在此休憩閑談,不時嘴角上揚。
來到社區服務大廳二樓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圖書室、電子閱覽室、綜合實踐活動室等一應俱全。
“建強陣地,才能更好開展活動。”銀泉社區團支部書記劉程英說,強有力的陣地,增強了各類服務活動開展的底氣。
銀泉社區團支部成立于2010年7月,此前活動陣地建設較為薄弱。近年來,社區積極爭取多方資金支持,不斷完善場所功能,為開展實用性強、覆蓋面廣的志愿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此前,不少居民煩惱孩子放學后“無處可去”。銀泉社區團支部積極組織開展“希望家園”“四點半課堂”等活動,并積極聯系湖北科技學院、咸寧職業技術學院,對轄區青少年開展課業輔導、愛閱讀、傳統文化教育等特色活動,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去年,銀泉社區團支部共開展12期紅領巾學堂,覆蓋少年兒童1000余人次,開展了就業培訓、文藝匯演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20次。
尊重民意,雙向奔赴
李曉紅(化名)家住銀泉社區綠洲灣小區,與孩子(崢崢)相依為命,家中收入微薄,生活較為艱難。
銀泉社區團支部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走訪慰問,詳細了解崢崢的興趣愛好。“紅領巾學堂”和暑期公益課堂開班前,社區團支部第一時間通知崢崢,在社區、團支部、青年志愿者的共同溫暖下,崢崢臉上笑容越來越多。
“開展什么活動,服務什么人群,都需全面收集社情民意,充分了解居民所思所想和所求所盼,從而定制各類個性化活動。”劉程英說,正因如此,才有了社區和居民間的“雙向奔赴”。
家住金獅巷的周婆婆和老母親、老伴一起生活多年。2021年,老母親和老伴相繼離世后,周婆婆悲痛不已。銀泉社區團支部了解情況后,不定期看望陪伴周婆婆,如今她逢人就夸社區好。
去年,銀泉社區團支部還結合居民需求,聯合各大醫療機構開展了眼科、口腔等各類義診活動7次,受益人群達1000余人次。
愛心傳遞,真情永駐
小林(化名)家住銀泉社區榮恩堂小區,父親患病需長年服藥,家庭生活艱難。2021年,小林考入武漢工程大學。銀泉社區團支部積極聯系愛心企業,給予小林5000元資助。小林接受資助后,主動加入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伍,疫情防控有他、輔導學童有他、陪伴老人亦有他。
在銀泉社區,像小林這樣的“愛心傳遞者”還有很多。萬人潔城清掃街道、疫情防控一線值守、公益活動幕后奉獻……青年志愿者的腳步和身影遍布大街小巷。
愛心傳遞,聚集社會各界力量。銀泉社區團支部積極聯系社區大黨委成員單位、包保單位、愛心企業等,開展愛心幫扶活動和志愿服務活動,讓鮮紅的團旗在基層高高飄揚。
去年,銀泉社區團支部聯合咸安區政協、咸寧市博物館分別開展學習用品捐贈活動,為轄區兒童捐書3000余冊、學習用品100余套。
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劉程英表示,將以此次表彰為契機,帶領廣大團員以更寬的眼界、更新的思路,全心全意做好居民服務工作,堅決做到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宋文虎 通訊員 劉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