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通城縣三大主導產業之首。
【資料圖】
像國內其他城市一樣,受美歐發達國家“卡脖子”和新興市場國家“蠶食”雙重制約,通城縣電子信息產業業績一度下滑。去年,全縣38家規上企業實現產值不到50億元。
如何沖破發展瓶頸,助推中部地區制造業強縣建設?通城的答案是:轉型發展,自主創新,打造百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鏈。
“涵養內力自成長。”縣科經局局長華雄介紹,今年上半年,該縣電子信息產業產值可望實現15%的增長,下半年6家新企業投產后,全產業鏈產值將達到70億元,2025年將突破100億元。
從加工代工到智造創造
壹威電子“一飛沖天”
“與國內同類產品相比,直徑從5毫米降到0.8毫米,反應速度從20秒降到0.5秒以內,耐高溫從120度提高到280度,特型產品可達到1000度……”
5日,在湖北壹威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董事長黎威如數家珍般介紹新型熱敏電阻的優勢。這細如發絲的金屬線,是各類電子產品的必備元件,每年市場容量有數百億元之巨。
壹威電子是一家從事熱敏電阻及其生產設備研發的高新企業,核心產品為負溫度熱敏電阻NTC,廣泛應用于家電、航空、醫療、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公司創始人黎威是通城在外打工老板,曾在溫度傳感器行業深耕20多年。
“從產品到生產線,都是自主研發,在國內獨一無二。”黎威說,以前,國內熱敏電阻產品只能滿足低端市場需求,中高端產品主要從歐美日進口。經過近4年自主創新,公司成功研發出負溫度熱敏電阻生產工藝流程及自動化生產線,產品生產工藝填補國內空白。
去年7月,壹威電子在通城經濟開發區坪山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園投產,6條生產線三班倒不間斷生產,月產量600萬支。今年新增4條生產線,月產量將達到1000萬支,產品仍然供不應求。
目前,壹威電子及合作伙伴將在東莞、深圳和貴州的企業遷至通城經濟開發區,組建產業集團。“今年產值過億元,未來三到五年內成長為十億級企業,成為國內同行業的龍頭老大。”黎威信心滿懷。
采訪札記:壹威電子“一飛沖天”,是通城電子信息產業從“加工代工”向“智造創造”邁進的一個例證。近年來,該縣深入實施“技改提能和制造煥新”工程,縣財政每年拿出1000多萬元,開展“綠色工廠”“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創建,鼓勵引導中小企業加大“卡脖子”技術研發投入,步入“專、精、特、新”發展軌道。目前,全縣電子信息產業擁有發明專利25項,新型實用技術80余項,產品技術含量領先國內同行業水平。
從兩眼向外到兩個循環
瀛通通訊“贏在當下”
4日,一輛滿載5G配件線材的貨車,從通城經濟開發區的湖北瀛通通訊線材有限公司車間,駛往武漢光谷的中信科移動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這批價值10多萬元的產品,經過一年多時間研發而成,是公司轉型發展的標志性產品。”公司總經理邱武說。
瀛通通訊創辦于2009年,2012年總部從東莞搬遷到通城,是咸寧首家本土上市企業。公司主要專注于各類電聲產品、數據線及其他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榮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等數十項榮譽,成為蘋果、索尼、三星、富士康等世界知名企業的直接或間接供應商,在越南、印度等地設有6個生產基地。
“從兩眼向外到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公司實現了轉型發展。”邱武說,瀛通通訊是一家外向型企業,近幾年受疫情及國際形勢影響,市場一度萎縮,在通城總部的生產基地年產值從5億多元降到3億多元。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與國內客戶特別是武漢客戶對接,首批5G配件線材產品經過研發、試產、小批量生產多輪考驗后,已實現量產,進入前景廣闊的通訊基站建設市場。
“就近供貨,瀛通通訊更有競爭優勢。”邱武表示,公司今年研發了10多個新產品,覆蓋5G通訊、安保多個領域,公司今年可望實現穩健增長。
采訪札記:像瀛通通訊一樣,通城電子信息產業許多企業正在轉型轉向,從兩眼向外轉變為積極參加國內國際雙循環。在這個過程中,縣委縣政府、經濟開發區及相關部門也在轉變服務方式,從用地用工、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升級為服務企業開拓市場、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幫助企業就近就地找市場和合作商。目前,全縣50多家電子信息企業大多在國內甚至省內縣內找到上下游合作商,過度依賴出口的狀況正在改變。
從分散經營到鏈式發展
電子信息“電”亮未來
5日,在湖北強芯半導體有限公司芯片封裝測試項目現場,只見項目主體鋼構結構已經完成,外墻門窗和幕墻正在施工中,預計7月中旬全部安裝完成。裝修后可以設備進場,調試生產線,做成試驗品,預計下半年可正式投入生產。
“項目建成后可實現年產量800億顆芯片,可以覆蓋湘鄂贛地區80%以上的電子消費產品,年營業收入可達到30億元以上。”湖北強芯半導體有限公司負責人金強說。
該項目是我市第一個芯片項目,位于通城縣電子信息科技產業園,主要從事半導體芯片封裝測試及其研發銷售為一體的業務。項目擬投資10.78億元,一期投資5.28億元,總占地面積54.19畝,建設約20000平方米廠房,計劃組建15條高端芯片封裝測試生產線。
為保障項目高效推進,通城縣還組建了項目服務保障專班,蹲點項目現場、建設一線,采取專人專班掛鉤跟進,提供精準、優質、高效服務,推動項目早竣工早達產早見效。
去年以來,通城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對接、考察、磋商洽談,成立專班,多次赴沿海招商,成功引進的芯片項目還有安芯美科技(湖北)有限公司集成電路國際化工業4.0智慧封測工廠項目,總投資21億元。
“這兩個項目對于通城電子信息產業,起到補鏈強鏈的關鍵作用。”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主任續紅林說,兩個芯片封裝項目的加盟,彌補了該縣電子信息產業上游企業的空白,還對其它關聯企業起到虹吸作用。
“有芯就放心”,浙江大華、深圳正威、海康威視等電子信息產業品牌企業,紛紛來通城電子信息產業園考察,表達投資意向。
采訪札記:招商引資是強鏈補鏈的源頭活水。通城將招商引資作為產業發展“一號工程”,以發展電子終端產品和手機產業鏈為目標,以回歸創業示范園和行業協會為平臺,大力實施產業鏈招商和回歸招商,引進領軍企業、關聯企業、衍生企業,同時,加強產業項目謀劃儲備,建立目標企業庫。去年以來,通城共引進電子信息企業15家,億元以上項目10個,總投資近50億元。(記者 陳新 特約記者 付婧燁 通訊員 葛文斌 )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