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深圳市羅湖小學隆重舉行“雷鋒學校”授牌儀式暨學雷鋒成果主題展示活動。
伴著春風,三月如期而至,鮮艷的五星紅旗在校園里迎風飄揚,作為灣區樞紐的深圳迎來了許多重量級的嘉賓。《雷鋒》雜志執行總編楊戈將軍,中華慈善總會雷鋒專項基金辦常務副主任朗暉,深圳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一級調研員黃海華,團市委副書記袁志雄,市關工委主任陳彪,羅湖區關工委主任彭桂華,羅湖區教育局局長殷剛,共青團羅湖區委書記馬越以及粵港澳姊妹學校香港荃灣商會學校、澳門中華總商會附設青洲小學,全國雷鋒友好學校長沙市雷鋒學校、廣西西林羅湖實驗小學、廣西隆林羅湖小學的代表、翠竹集團兄弟學校、學校周邊共建單位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清晨,羅湖小學的操場上響起激昂的音樂,學生方隊踏著堅實有力的步伐進入操場,少先隊員們一個個面容堅毅、朝氣蓬勃。羅湖小學作為堅定不移踐行學雷鋒德育實踐60年的學校,長期以來堅持五育并舉,以孕育雷鋒精神的火種為目標,步履不停地培養傳承雷鋒精神的新時期少先隊員。學校在學雷鋒道路上的堅守獲得了《雷鋒》雜志執行總編楊戈將軍的稱贊。楊將軍在會上發表致辭。他講到,今天的學雷鋒,不是要重返那個時代、復制過去的事跡,而是要面對新時代、新征程的發展要求,充分發揮青少年創新創造的特點,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區教育局局長殷剛也充分認可這一點,他認為羅湖小學是當之無愧的雷鋒學校,在60年的歲月里,學校用堅守、傳承與創新書寫著新時代的雷鋒故事。殷局長表示,向雷鋒同志學習,不僅是崇高品質的傳承,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彰顯。雷鋒對黨、國家和人民的深沉情感與赤子之心,對理想信念、道德價值和行為準則的執著追求和精益求精,對新時代學生價值觀的構建與道德品質的養成有著積極影響。同時,他講到羅湖一直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推進學生養成教育。近年來羅湖區推行“大美育”的理念,加強五育融合的育人研究與實踐,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一體化德育體系,以“德美融合、立德樹人”推進區新時代學校育人模式改革,形成“向美而生”羅湖育人特色,在國內廣受好評。他希望羅湖小學以“雷鋒學校”授牌為契機,繼續講好雷鋒故事。
活動現場,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共同見證羅湖小學“雷鋒學校”的授牌過程。邱校長與海天出版社正式簽訂出版學校學雷鋒成果《學雷鋒新征程——羅湖小學的育人答案》。在接下來的新書發布會上,邱校長對羅湖小學即將出版的學雷鋒成果進行介紹。她講到,學校將雷鋒精神凝煉成“學會關愛”的課程理念,持續為雷鋒精神注入新的內涵,打造出具有羅湖小學特色的課程體系。尤其是在《百寶箱課程》中構建了向黨、向上、向陽、向美和向行的“五向”跨學科綜合實踐課程。該課程與學校“育五品、爭五星、踐五行”多元評價機制相結合,以爭章集章的方式讓班級、學生競選“五星中隊”和“五星好少年”,將課程評價有效落實到常規活動中,進而形成完整的雷鋒德育課程體系,促進學生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提升。
當天,校園內舉行了“育五品、爭五星、踐五行”跨學科綜合實踐課程的活動成果展示。依據“明德星”“啟智星”“博雅星”“健體星”“勞動星”等評價體系,學校以技能挑戰的形式讓少先隊員們全方位展現當代追“鋒”少年對雷鋒及雷鋒精神的理解、傳承與效仿。活動中,同學們結合大灣區特色,以廣東地區三大方言講述雷鋒故事,介紹深圳故事;同學們傳承雷鋒愛勞動、收藏百寶箱素材的精神品質,挑戰縫紐扣、穿鞋帶、疊衣服等勞動技能;敏而好學、積極上進、勇于挑戰困難,是雷鋒身上讓人難忘的品格,同學們將其投放到對魔方、九連環、七巧板等益智游戲的攻克中去。
“雷鋒精神,人人可學;奉獻愛心,處處可為。” 在羅湖區教育局的帶領下,以羅湖小學為代表的一大批學校正以不同的方式“提升教育品質、優化教育服務”,助力高質量發展,持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真正做到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藍陳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