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可能需要不斷地完善工作地設備,如果有先進設備需要從國外進口,則需要按照規定地要求進行設備報關,報關需要遵守一定地流程來進行,那么,進口設備報關流程是怎樣的呢?
1、將客戶提供的到貨通知書、正本提單或電放提單到船公司交換單費、碼頭費等,換取進口提貨單。(注意看客戶提供是HBL還是MBL。)
2、準備進口報關所需單證
(1)必備單證:裝箱單、發票、合同一式一份、報關、報檢委托書各一份。
(2)如是木制包裝箱的需提供熏蒸證書及蓋IPPC章已做消毒殺蟲的處理
(3)不同的產品所需要的特殊單證準備齊全
(4)有減免稅關稅的國家請提供相關國家優惠產地證
3、進口申報后如海關審價需要,客戶需提供相關價格證明。如信用證、保單、原廠發票、招標書等海關所要求的文件。
4、海關打印稅單后,客戶需在7個工作日繳納稅費。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收滯納金。
5、報關查驗放行后,客戶需及時到代理公司繳納報關、報檢代墊代辦費。
注意:貨物到港后十四日內必需向海關申報。如超過期限海關按日計征滯報金(按貨物價值萬分之五)超過三個月,海關將作無主貨物進行變賣。盡量實報貨值,如果引起海關審計就會產生不必要的倉租柜租。
進口新設備報關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1.發票和裝箱單:這些文件包含了設備的詳細信息,例如型號、數量、價格、生產廠商等等。這是海關核實設備價值和原產地的重要依據。在填寫發票和裝箱單時需要注意,必須準確無誤地反映設備的真實情況,避免產生任何偏差。
2.起運港/目的港的船期證明:這是指設備從起運港啟運,并于目的港抵達的時間表,以便海關進行貨物監管和安排清關事宜。如果您選擇其他運輸方式,如空運或陸運,則需要提供對應的運輸時間表。
3.保險單:保險單是確保設備在運輸過程中得到充分保障和賠償的證明文件。在購買保險時,需要考慮到設備的價值、運輸方式、目的地國家的風險因素等多個方面因素,以確保獲得適合的保險保障。 購銷合同和信用證。這些文件表明出口商和進口商之間的交易細節,包括貨款支付規定、發貨方式、質量標準、違約責任等內容。進口商需要認真檢查合同的具體條款,確認其符合實際需求和海關規定。
4.原產地證明:這是由設備的生產國或出口國政府頒發的證明文件,證明設備的原產地和制造商信息。在證明設備原產地時,需要提供詳細的生產工藝和材料來源信息,以確保證明文件真實可靠。
5.技術說明書和檢驗檢疫證書:這些文件包含了有關設備的技術規格、性能數據、安全標準等信息,以及進口國政府或相關機構頒發的檢驗檢疫證書。在申報時需要注意,技術說明書和檢驗檢疫證書必須是最新版,且應與實際運輸的設備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