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咸寧網訊 記者吳文謹報道:4月24日,市委副書記、市長、市總林長楊軍到咸安區調研林長制工作。
為加快推進“中國桂花城”建設,去年4月,咸安區向陽湖鎮因地制宜,發動祝垴村19戶種植戶組建小葉桂種植合作社,共同建設桂花繁育示范基地,基地總面積600畝,目前是咸安三大標準化采花與苗木繁育基地之一。
楊軍走進基地深處,實地調研了解基地建設、日常管理和經營情況,叮囑基地負責人在品種選育、種苗繁育上下功夫,加大力度開展技術研發,以市場為導向開展標準化種植,提高機械化作業的應用水平,推動生產提質增效。
楊軍強調,要以工業化思維推進林業高質量發展,堅持標準化種植、特色化繁育、機械化采收、科技化加工、品牌化運營,算好投入產出賬,摒棄粗放的生產方式,下決心、出實招、用真功,來一場林業生產方式“大變革”,進一步放大經濟效益,進一步提高產業發展能級,多措并舉拓寬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渠道,切實提升咸寧桂花的曝光度、知名度,力爭用3年時間實現咸寧桂花產業提質升級。
楊軍還調研了向陽湖鎮斬關村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建設情況和S360省道沿線綠化情況。他強調,要吸引各類市場主體踴躍參與到國土空間綠化項目中來,聚民力、匯民智,將保護、開發、利用緊緊串聯起來,形成良性循環。
在官埠橋鎮河背村 17 組,8株古樹參天矗立,與老屋、古井、古驛道相映成景。楊軍對該鎮開展的系列古樹保護措施表示肯定,要求當地依托資源優勢,講好山水故事,打造特色文旅IP,切實守住綠水青山,為后人留下“金山銀山”。
楊軍要求,要持續擦亮咸寧“綠色生態”底色,切實轉變思想,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從理念層面落實到操作層面,積極探索“兩山”轉化文章,真正把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金,以特色的資源稟賦為依托,深入挖掘自然生態資源和歷史人文資源,講好咸寧故事,推動三產融合,打造“綠色流量”。緊盯當下消費趨勢、瞄準未來消費需求,精心打造新消費場景,謀深做實,實現“賣山水”到“賣文化”“賣體驗”的飛躍,迸發新的增長點。
市委常委、副市長吳剛參加調研。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