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里蘊藏偉大,艱辛中成就幸福。時移世易,勞動者以其勤奮的深厚底色和創造的動人旋律,傳承著亙古不變的歷史基因。一代又一代勞動者的辛勤汗水,映照勞動創造歷史的深刻道理,也見證勞動改變世界的偉大力量。
深圳高級中學(集團)南校區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勞動文化節。本次勞動文化節以獻愛幫扶為立足點,旨在提高學生們的勞動意識、勞動水平、宣揚勞動精神、多方位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不僅如此,校方還積極組織家校社企聯動,配置多方校企資源,聯合勞動、美術、書法、語文、道法等多個教學科組,引進各方社區、企業資源。學校還與深圳東海社區聯動,旨在向周邊社區傳遞勞動精神。建立在打造勞動教育特色課程基礎上著力推動的特色項目。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勞動者的力量,一直有力地推動著民族復興的進程;勞動者的精神,已經成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重要內涵。
南校區學生處孫麗主任介紹說:此次勞動文化嘉年華是南校區勞動教育的階段性成果展示,也是歷時三周的勞動文化節的壓軸大戲。活動有三個特點:第一,設置主分會場,與東海社區聯動,20多個展位,30多個品種,1000余件作品,全部是學生手工勞動的作品,這是勞動課程在學校蓬勃開展的見證,也是家校社協同育人的又一體現。第二,作品以義賣的方式,轉化為商品,體現勞動創造價值的意義。學生自己定價,推銷,再將收入進行統計,核算,將勞動課上所學的經濟金融知識,職業體驗的經歷等在實際中加以運用,培養財商。第三,學生通過義賣所得的款項在家長的幫助下匯總,以學生的名義捐獻給對口幫扶學校,每個人在購買心儀商品的同時,獻一份愛心,盡一份責任。這將成為南校區又一個德育品牌項目,不斷打造精品,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參與其中,在體驗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長。
當天,學校組織以義賣形式將學生們勞動成果輻射進校園內、社區里。現場售賣的學生作品包含:農夢園農場果實、水晶標本、創意壓花書簽、古風干花燈籠、植物拓印、微景觀等30余類手工作品。同時將義賣款項用于獻愛幫扶學校——西藏林芝八一學校。引導學生在公益勞動中培養社會責任感,帶動校園內外勞動與奉獻之風,形成積極的社會影響力。
在學生們動手制作、成品展示、交易買賣的過程中,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進一步讓學生明確什么是公益勞動,學習勞動者的優秀品質,以實際行動參與勞動,體驗勞動,熱愛勞動。讓尊重勞動的文化蔚然成風,讓勞動精神薪火相傳。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