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網訊 記者朱哲、宋文虎報道:6月19日,通山縣政府廣場人群集聚,該縣首屆“優草堂”杯黃精美食節在此舉辦。現場5000余名游客、市民前來參觀,熱鬧非凡。
(資料圖)
“借助美食節舉辦契機,打響通山黃精品牌。”該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僅邀請了一批涉中藥材企業參展,還特邀了省市媒體宣傳推廣。
近些年,通山采用“基地+農戶”等模式,大力發展枇杷、茶葉等特色產業,同時不斷創新方式,利用農產品產銷對接等活動,持續宣傳推介當地農特產品品牌。
今年,通山已舉辦第五屆枇杷旅游節、湖北農產品產銷對接幕阜山(咸寧)片區行等多場農特產品推介活動。
“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該縣相關負責人說,必須駕好產業規模、產品品質、產品品牌“三駕馬車”,推動農業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
通山發展油茶產業已有許多年,歷來享有“油茶大縣”的美譽。近些年,通山扶持村組和農戶發展油茶,并引進相關公司開發油茶林,進一步壯大油茶產業規模。目前,全縣有油茶林總面積26.5萬畝,油茶產業遍及全縣12個鄉鎮。
同步擴展的還有枇杷、中藥材、楠竹等農業產業。通山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并通過擴建農業基地等方式,壯大特色農業規模。
目前,通山已有枇杷栽培面積3.8萬畝、中藥材種植面積3萬多畝、楠竹面積 47.56萬畝、橘橙7.49萬畝。
枇杷是通山特色農業產業之一,已有400余年種植歷史。此前,受枇杷樹逐步老化、品種不優等因素影響,產業發展出現瓶頸。于是,通山組織人員外出考察,經過不斷對比,引進“大五星”等優質品種。
同時,通山與湖北省農科院、華中農業大學等合作,不斷研究新的技術提升枇杷品質。當前,通山枇杷已有20多個品種,眾多游客慕名采摘,全產業鏈綜合產值可達2億元。
提升農產品品質,通山全領域推進。“闖王砂梨”先后開發和引進豐水梨、黃金梨等10個新品種,實現了砂梨的升級換代;“慈口蜜橘”實施柑橘品改示范工程,實現量質齊飛……
如今,通山憑借著特色農業發展優勢,駛入鄉村振興快車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