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寶安區沙井街道中心幼兒園集團舉行“S·F·S教育模式下的串課程建構與實踐”課程交流分享活動。來自深港兩地多所幼兒園的教師們齊聚沙井街道中心幼兒園,通過課程建構與實踐專題講座、活動觀摩等形式展開深入探討,共同探尋促進課程優質發展的新思路。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的不斷深化,教育交流也逐步升溫。在集團胡藝總園長、集團園園長以及總園行政團隊的帶領下,大家分組走進“小腳丫時間”通過“實地觀摩+現場交流+點對點講解”的形式,感受老師們如何遵循看見、追隨、支持兒童的教育模式,與孩子們一同體驗跨年齡段、自由自主地游園活動時的快樂以及充滿挑戰的學習環境,同時,也深入了解了園所的辦園理念、課程設置和校園文化。
活動伊始,沙井中心幼兒園(集團)胡藝總園長致歡迎辭。她對香港教育同仁以及第十五創優聯盟園長、老師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指出深港之間,學府相望,文化交流,川流不息。作為教育共同體在“和而不同”的教育文化下,分享彼此的教學經驗,進行深度、沉浸的交流,希望本次活動能為彼此的課程建設帶來新的思考和收獲。
幼兒學校校監潘卓茵女士致辭,她對沙井中心幼兒園的精心準備和熱情招待表示感謝。她指出30年前與30年后深圳的幼兒園不斷發展、進步,在沙井中心幼兒園我們看到了園所前沿性的教育理念和特色課程,更在孩子們的臉上看到了快樂、自主、自信。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進一步推進兩地教育合作與文化交流,大家能夠將學習到的一些先進做法與經驗帶回去自己的園所,使孩子受益。同時也歡迎大家到香港的幼兒園相互學習與交流。
幼兒園課程的建構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是結合幼兒園的地域特點、實際情況、兒童的發展需要,不斷動態調整與優化,同時課程也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重要手段。沙井中心幼兒園王丹執行園長進行了《S·F·S教育模式下的串課程建構與實踐》分享。從課程初試階段—探索階段—S·F·S模式下的串課程范式形成階段等發展歷程,課程探究中的宏觀思考、中觀操作、微觀細節落實及面向未來的思考等方面進行了分享,并通過結合觀摩中直觀的課程案例、視頻引導大家思考兒童的需要是什么,兒童是如何學習的,教師如何通過S(看見兒童)·F(追隨兒童)·S(支持兒童)的學習與發展?
分享現場王園長結合課程建設提出了三大原則:課程基于兒童、理論指導實踐,實踐驗證理論、在實踐中反思。
分享結束后,大家就課程建設、教育教學方法等問題進行了分享和交流討論。通過交流大家更深入了解了彼此的教育經驗,互相借鑒?,F場的智慧火花不僅是不同教育文化下經驗交流的思想碰撞,更是兩地教育工作者友好共進、攜手育人的再次啟航。
互贈禮物寄深情?;顒咏Y束后,兩地互贈具有園所特色,幼兒親手制作的紀念品。孩子們代表送上禮物,一份份禮物傳遞著孩子們以及深港兩地間深厚的情誼,更是一份情感的交流與心靈的溝通,承載著對教育事業的延續和共同的愿景。
教育不分地區,只有基于兒童。此次深港兩地課程交流活動,為沙井中心幼兒園(集團)和香港幼教同仁搭建了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平臺,不僅增進了深港兩地之間對課程、教育的了解,更推動了教育互鑒、優勢互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