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香港時間2025年5月30日,亞洲新生代藝術榜線下第二輪評選展在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作為第三屆香港文博會的重要展示區域,展示的藝術作品以獨立的學術視野呈現藝術創想者的嶄新宣言,展開了藝術的跨文化對話。
開幕時間:2025年05月30日
展覽日期:2025年05月30日 - 2025年06月02日
展覽地點:中國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
亞洲新生代藝術榜是由亞洲藝術研究院院長房婷婷發起的一項面向全球亞洲藝術家的重要評選與推廣計劃,通過五大城市(上海、紐約、倫敦、新加坡、香港)的三輪評選,挖掘具有潛力的亞洲新生代藝術家,提供國際展示平合和資源支持,推動亞洲藝術的國際化發展。
本次展覽匯聚了通過中國上海、中國香港、英國倫敦、美國紐約、新加坡五大城市第一輪投稿評選入圍的109位新生代藝術家的121幅作品,涵蓋架上繪畫、數字藝術、雕塑、裝置及多媒體藝術等多種形式,展現亞洲當代藝術的多元創新與活力。
亞洲新生代藝術榜不僅是一個展覽,也是一場當代藝術界的文化行動,致力于發掘并呈現被忽視的亞洲新生代、邊緣群體與跨界創作者,以國際視野與策展語言,打破藝術與現實之間的界限。
展示現場,觀眾們對本次策展情況與藝術作品表示了肯定并拍照留念,來自各個國家及地區的文化匯入作品中,使觀眾在展覽中看到了打破地理邊界與文化隔閡的藝術。
展覽期間,二十多位入選藝術家來到展區現場,為展區現場的藝術作品賦予更生動的創作詮釋,使固定于一處的藝術作品“活”了起來。
亞洲新生代藝術榜秉持開放包容、多元共生的理念,打造了一個跨越地域與文化邊界的藝術空間,讓不同背景的藝術家得以在此一共享的話語場域中交匯碰撞。這既是一場對藝術自由的演繹,更是藝術怎樣在全球化浪潮中聯結人與思想的一次重要實踐。
亞洲新生代藝術榜持續打破文化壁壘,強化藝術交流互動,既彰顯了亞洲藝術在全球藝術領域的崛起,又為當代藝術的跨文化對話開拓了新的通道。未來,亞洲藝術研究院會持續深入探討進一步提升藝術家國際影響力、拓展全球藝術合作潛力等重要議題,為更多有志藝術家走上世界舞臺貢獻一份力量。
亞洲新生代藝術榜展覽
參展藝術家:
阿蘇琪允, 白珂凡, 包桂林, 陳稹, 陳思潔, 陳一致, 陳小鹿, 陳紫嫣, 苑倚寧, 崔放, 大鑠, 董春洪, 丁雨山 , Flora Lu,侯皆安, 韓麗, 胡人偉, 華曼君, 黃柱, 黃曉嫻, 何雨, 蔣珮珊, 紀元, 吉碧璇, 羅自然, 陸韻, 梁國健, 李晴, 李放, 李一琳, 李宜初, 林栩珂, 林雅君, 林 肖, 劉凱, 劉安玥, 劉恩希, 劉豐綺, 劉昊天, 劉樹豪, 盧樂瑤, Linn, 莫肖童, 那芯, 南靖北玲, 牛慧明, 品弎, 潘勤, 冉昆侖, 任全振, 彭思思, 潘湛龍, 時尚, 孫智慧, 孫晨祎, 孫凡釗, 孫思遠, 孫炳付, 孫昊, 石磊, 蘇宇, 孫坤, 孫昊, 蘇大朝, 宋思霖, 陶子元, 王骉, 王曉蓉, 王博豪, 王蓓祺, 王蘇文, 吳訓木, 吳林澤, 蕭荷汶, 謝微靈,徐博凱, 徐誠開, 許珊(米兒), 向明, 楊怡, 于莉莉, 于周超, 尹秋夢, 雲曉星, 姚懿君, 姚心玥, 云志宇, 楊玉婷, 葉明惠, 姚博袁, 于曼納, 尹鐵淋, 言晴, 趙桂虎, 張耀元, 張祎, 張立琴, 朱德源, 鄒孟廷, 鄭玉偉, 趙 雨, 鐘梅芬, 鄭楠, 張廣利, 周天行, 朱妍, 朱文清, 張昕, 張容。
策展人:房婷婷
展覽統籌/布展設計:莊子萱
展覽執行總監:陶雅瑜
駐展聯絡人:羅自然
策展助理:錢星羽
平面設計:董曉瑩
英文主編:Younes Bensebaa
中文主編:鄧蔚楠
攝影攝像:陳杰
展覽執行:陳韻丹、暢澤奇、陳鈜、徐西晉、彭玥明、趙文嫄、路淼軒,任校瑤,趙思靜
供稿人:鄧蔚楠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