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判斷,當前北京疫情還處于上升期,未來一到兩周的重要任務是“防重癥、防病亡”。25日晚總臺央視記者探訪了北京協和醫院的發熱門診和急診室?;颊吆图覍傧M氖潜M快看上病、治好病,醫生和護士面臨的,是越來越多危重病人需要搶救的壓力。但是大家堅信,再努力堅持一下,一定可以挺過難關。
(資料圖片)
記者探訪北京協和醫院
25日晚10時多,北京協和醫院急診室外,救護車陸續把患者送過來。
北京協和醫院通過內部改造,已經對急診和發熱門診進行擴容,現在擁有兩個發熱門診區,一個急診區。在第一發熱門診區,晚上8時多,急診科副主任李毅教授正在出門診,他今天已經連續接診7個多小時。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副主任 李毅: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跟病人服務,我們只要有能力接待,我們會盡自己最大的力量。
在第二發熱門診區,大部分患者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因為連日的高燒,老年患者的血管狀態已經非常不好,護士們蹲在老人身邊,仔細地看細致地找,希望能夠一針就能扎準,讓老人家盡快輸液控制住病情。
發熱門診內多為老年患者
93年出生的護士姜旭穎,正在分診臺快速處置各項工作。本月中旬,她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燒一退,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就立刻返回工作崗位。僅25日這一天,北京協和醫院發熱門診就接診了340多位患者,其中老年人占到大多數,幾乎每一位患者都要及時進行吸氧處置。
北京協和醫院急診科護師 姜旭穎:我們是有崗位職責的,但是真忙起來的時候并不能說每個人就固定在自己的崗位去干什么,大家都是穿插著來的,可能這個崗位需要的人正在忙別的事兒,那我肯定就會頂上去,去干這件事情,大家都是相互幫助的。
連日來,前來就診的患者普遍年齡偏大、病情嚴重,讓臨床一線的醫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巨大挑戰 。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 周央中:最緊張的時候可能還是這個月月中的時候,我覺得跟之前還是不太一樣。之前更多人剛開始發燒比較緊張就來看,現在更多可能還是年紀大的,真正有肺炎的這些病人來得會很多,基本都是六七十歲,還有九十多的很多,因為他們確實是比較重的病人,需要去密切監測、觀察、治療。希望現在是最難的時候,我們一邊走一邊看。后面我覺得可能還是重癥病人會為主,也是比較有挑戰的。我覺得隨著大家對病毒、疫情了解更深,治療也更有經驗,應該會越來越好。
記者在急診科看到,一位醫生拎著氧氣瓶,對患者和家屬快速地交代病情后,轉身又往發熱門診跑,記者跟到診室后發現了原因,這里有等待就診的患者。
北京協和醫院內科住院醫生 李菡鈺:病人他基礎是一個慢性腎衰竭,然后現在又出現一個急性心衰加重,他就是有急診透析指征的,可能要做血濾的,所以我就聯系了搶救室的二線,他們說讓他去急診那邊,給他進一步的處理。
再難再辛苦也不能少了對患者的關愛。在虎坊橋居住的這位老人,今年79歲,她一個人來協和看病, 醫護人員幫著老人家拿氧氣瓶、找座位,老人輸液結束后,醫護人員還要給她測一下血氧,才放心讓她離開。
記者:您現在舒服一點了嗎?
老人:舒服一點了。
護士:您問問醫生,您是在這再觀察觀察,還是先回家,明天再過來輸液?
老人:我明天過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