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75集團軍某旅聯合友鄰空軍部隊開展對抗演練——陸空較量礪劍無形戰場
陽春三月,第75集團軍某旅與友鄰空軍某部一場復雜電磁環境下陸空對抗演練拉開戰幕。
“‘敵機’來襲。”隨著一陣急促的警報響起,該旅官兵火速奔向戰位。導彈吊裝、雷達開機……各項工作緊張有序、有條不紊。
(資料圖片)
然而,空軍戰機先發制人,通過強電磁干擾展開致盲攻擊。頃刻間,該旅雷達顯示終端一片“雪花”,官兵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干擾員張春陽使出渾身解數,采取一系列抗干擾措施,卻收效甚微。
看到這一幕,該旅領導說:“有了‘切膚之痛’,才能真正找準差距、補齊短板。” 過去,受場地、裝備等條件限制,該旅復雜電磁環境下對抗演練多是“自家人對自家人”,不少官兵對復雜電磁干擾的方式、機理了解不深不透,遇到復雜情況往往手忙腳亂。
“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門。只有主動與高手過招,才能實打實提升戰斗力。”議訓會上,該旅黨委一班人認為,磨礪防空利劍,必須走出“家門”,堅持實戰實訓、聯戰聯訓。
為此,他們充分發揮駐地資源優勢,與友鄰空軍某部建立電磁對抗聯合訓練機制,常態化開展跨軍種攻防對抗演練;對接空軍部隊飛行計劃,統籌調整訓練時間,按照“互為背景、互為對手、資源共享、真打實抗”原則,在偵察與反偵察、干擾與反干擾的真打實抗中,打破一個個訓練“壁壘”。
該旅領導告訴記者,此次演練,雙方不設腳本、不規定航線,逼著官兵練出戰場制勝的真本事。記者在演練現場看到,電磁佯動、瞄準式干擾、點對點精確打擊輪番上演……一時間,無形戰場電磁攻防你來我往,猶如一張“天網”籠罩在訓練場上空。
經過幾輪較量,該旅某營初步摸清了空軍戰機的進攻隊形、來襲方式,營長蔡暢定下決心:“電磁干擾與反干擾關乎戰場勝負,我們不能總是被動挨打,必須主動出擊。”
“戰斗”再次打響,該營各要素按戰術要求,迅速抵達預定地域,設置電磁示假分隊,建立通信干擾網。不久,實施火力打擊的空軍戰機呼嘯而來,直逼該營佯動電磁目標。
待空軍戰機進入干擾范圍,該營官兵立即釋放多個信號源,并快速進行網系切換,調整工作頻率,對干擾源進行定位。穩定跟蹤后,蔡暢聯動指揮,引導火力分隊射擊。隨著一聲令下,導彈直撲目標……
“戰斗”結束,硝煙未散,官兵隨即展開復盤,舉一反三分析演練得失。蔡暢深有感觸地說:“打一仗進一步。在持續多輪電磁攻防對抗中,我們實現了戰斗力換擋升級。”
該旅領導告訴記者,與空軍某部建立電磁對抗聯合訓練機制以來,他們打破固有模式和經驗束縛,初步探索出基于新質作戰力量融合的訓練模式,取得一批訓練成果,電磁防空作戰能力得到有效檢驗。(■ 陳典宏 通訊員 葉星國 馮鄧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