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5月24日,一篇由AI生成的示警文稱“科大訊飛(行情002230,診股)被曝涉嫌大量采集用戶隱私數據,并將其用于人工智能研究”,導致科大訊飛的盤中股價逼近跌停。
當日科大訊飛報收每股56.57元,跌4.26%。截至5月29日盤中,科大訊飛股價還未“收復失地”,近4個交易日累計下跌5.47%。
事發后,便有投資者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向平臺就相關問題發起詢問,公司表示:“初步判斷該段不實信息系某AI生成式軟件生成。”
雖然這次事件公司做了澄清,但有投資者進一步追問公司過往搜集用戶隱私數據的違規行為是否進行整改,但截至發稿,公司并未答復這名投資者。
據企查查統計,科大訊飛共有4起軟件違規事件。其中信息通信管理局所公布的消息有三條:訊飛語音識別SDK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設備MAC地址);SDK違規收集個人信息(設備MAC地址)、訊飛配音應用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訊飛有聲應用私自共享給第三方。
同時,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也披露了訊飛輸入法違反必要原則,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等
此外,科大訊飛的一些產品也遭到了諸多用戶的不滿。
01
客戶投訴較多
黑貓投訴平臺上,消費者有關科大訊飛的“訊飛語記”應用程序自動扣款問題投訴較多。
5月28日,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表示:“5月22日晚上下載了訊飛語記軟件,為了使用我需要的功能,花了1塊錢購買了7天的體驗vip,在使用完之后就把軟件卸載了。當日晚11點,我的手機收到短信支付寶自動扣費188元,支付寶賬單查詢發現收款方是訊飛,我再次下載訊飛語記軟件,發現之前的賬號自動續費了一年的vip。”
這位消費者強調:“我自始至終都沒有勾選過包年相關的選項,軟件卻自動給我開啟了免密支付,卻自動對我的支付寶賬號進行扣費,強烈要求盡快退款。”
從黑貓投訴情況來看,類似的情況今年已有9起,對于投訴處理情況,科大訊飛大多選擇了全額退款,但還有幾例投訴并未處理完成,仍顯示“處理中”。
相比軟件問題,消費者對于科大訊飛的硬件投訴數量更多。
據黑貓投訴統計,有關科大訊飛硬件產品的投訴共計186起,其中公司已回復162起,已完成146起。
從投訴情況來看,科大訊飛的學習機、翻譯筆、智能辦公本的質量存在問題,并且售后服務也很難令消費者滿意。
4月23日,一位消費者發起投訴表示,花費1499元買的翻譯筆使用一個月無法充電,返廠后被告知充電頭進水,損壞主板需要更換相關配件,需要支付438元修理費用。
但當這位消費者再次拿到這只翻譯筆后,經過簡單的調試便恢復正常,他表示:“修理費要438元?這難道不是欺詐?我自己有點動手能力還行,其他消費者有多少被這樣白白被騙的?現在我的翻譯筆自己修好了,但同時保修權利也沒了”。
目前,這條投訴的進度還在處理中。
此外,有關硬件的投訴還包括了學習機主板燒壞、辦公本airpro墨水屏質量缺陷等等。被此類問題困擾的消費者也紛紛反映是非人為問題,而且維修費用很貴。
而據科大訊飛披露,這些產品目前銷售情況比較樂觀。
據科大訊飛2022年年報披露,公司表示,C端業務主要以家長用戶群自主購買為主。公司AI學習機、智能辦公本、智能錄音筆、翻譯機、智能助聽器等C端智能硬件產品上形成了領先的品牌和可持續流水型收入。
去年全年,科大訊飛AI學習機銷售額增長超50%,繼續強勢增長并跑贏行業大盤。同期,訊飛翻譯機在國內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在電商大促618和雙11連續六年獲得京東&天貓雙平臺銷售額冠軍,雙平臺市場份額均達到75%以上。
智能辦公本產品體系逐步完善,連續兩年榮獲“618”、雙十一京東/天貓雙平臺電紙書類目品牌及單品銷售額冠軍,同時在線下市場領跑墨水屏辦公本品類,市場占有率第一。
從營收情況來看,消費者業務相關的智能硬件業務在2022年貢獻了13.22億元的營收,占公司總營收的7.02%,相比2021年同比增長6.88%。
但對于如何加強這類產品售后服務水平,公司并未作出解釋。
02
發布“星火模型”獲機構看好
據Wind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科大訊飛的營收為28.88億元,同比下滑17.64%;同期凈利潤虧損0.95億元,同比下滑194.14%。
糟糕的業績表現延續自去年年報。2022年全年,科大訊飛營業收入為188.20億元,同比增長2.77%;同期公司凈利潤為4.99億元,同比下滑69.04%。
科大訊飛將業績下滑歸因于以下三種因素:
第一,由于去年12月份和今年1月份特殊的社會經濟客觀環境,當期無法推進項目進程和合同簽署等工作,隨后又面臨春節假期,較多大項目在一季度的簽單、實施、交付、驗收等工作進程出現了延遲,影響了收入的實現進度。
第二,公司2019年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2022年10月7日被再次極限施壓,從供應鏈到相關的合同簽署需要調整的過程,經過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努力,主要調整已基本完成。
第三,研制已發布的“星火模型”新增投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當期利潤。
科大訊飛表示,公司雖然在一季度業績下滑,但基于在國產替代和業務開拓上的進展,預計從二季度開始將會實現收入和毛利正向增長,并有信心實現全年高質量增長的目標。
太平洋(行情601099,診股)證券表示,公司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外部影響因素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公司正持續加大在大語言模型上的投入。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的銷售費用率、研發費用率分別為21.97%、24.79%,相對于上年同期增加6.17%和5.49%。
這家機構預計,隨著外部經濟環境的改善和公司在大語言模型的投入帶來產品競爭力的提升,公司的經營情況會持續向好。
同時,中郵證券認為,星火大模型的能力有望深度賦能輔助診斷等醫療應用,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提升和二、三級醫院的醫療效率提升。同時,數據的積累也將反哺大模型的迭代,形成有效的數據閉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