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場“新三化”的推波助瀾下,汽車制造商的產品開發理念開始朝接地氣的一面進發,汽車工業從引導消費進入迎合消費的階段,尤其是一些傳統大廠是竭盡所能滿足消費需求,其中也包括了福特與本田。而對于這些舶來品來說,它們所要面對的競爭壓力更大,而對于它們來說,誰更懂國人便是站穩市場的底氣,雙雙迭代的B級車——蒙迪歐與雅閣,便是這一問題的最佳答案。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們過往的產品印象中,蒙迪歐與雅閣兩款車其實都更偏向于商務高級,可在兩款迭代車型中,我們卻又發現它們是不約而同地尋求了更為年輕運動的轉型。在雅閣身上,更加干練的扁平格柵與大燈都在表明它的改造方向,整個車身顯得十分低矮,但無論是從整體結構還是細節來看,雅閣確實會讓我們聯想到更早迭代的思域,過于雷同的風格不免會影響它在市場中的高級印象。
蒙迪歐這邊則是更加大膽,它不光在車身結構上采用了類似于轎跑車的溜背處置,更在車頭保留了尺寸相當可觀的進氣結構,分體式大燈與遍及車身邊緣的加寬運動護板會增強它的運動氛圍,而蒙迪歐還將額外提供ST-LINE運動外觀套件選項,在車身四周增加更多運動擾流件,甚至是獨立尾翼,讓擁有雙色車身的它,像是一臺從改裝廠開出來的性能車。
但說到底,汽車產品永遠都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大件消費,設計只是一塊敲門磚,誰更懂國人還是拿出剛需來應對才可以。而現在國內消費者的剛需是什么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大空間、多功能、高性能,它們分別對應的是尺寸、配置與動力總成,但在這些屬性之前,蒙迪歐是先憑借價格拔得了頭籌,按照兩款車的最新款來看,蒙迪歐15.98萬元的門檻比對手是足足低了2萬元,但我們在直接關聯空間與性能的參數上,又見到了它的顯著領先。
在尺寸上,蒙迪歐的長寬高來到了4935/1875/1500mm,軸距則是直接越過雅閣等同級對手,朝著BBA的B級車標準看齊,來到了2945mm,這比一臺入華以來按照長軸距加長生產的奧迪A4L還多出了37mm,而對比雅閣優勢則直接多出了115mm,這在當前的轎車市場定位里,幾乎是兩個級別車型才會出現的差距,而另外三項尺寸參數上,雅閣分別為4980/1862/1449mm,若不是因引擎艙比例而博得了一項長度優勢,它跟蒙迪歐在尺寸上是無法放在同一級別的。
在這樣的尺寸差異下,蒙迪歐的確創造出了更為寬敞的內部空間。蒙迪歐在前后排都擁有比雅閣更出挑的凈高度,尤其是在后排座椅當中,對于身高180cm的體驗者來說,其仍舊能夠保持1拳的頭頂余量,并通過分段式電動天窗確保充分照明,而膝部空間則達到了2拳半;而雅閣的后排座椅高度會下降得比較明顯,余量只剩下2指,膝部余量也會有2指的差異。如果說雅閣才是一臺非豪華B級車的主流空間標準的話,那么蒙迪歐確實是達到了BBA級別。
、
再進一步強調體感舒適,蒙迪歐除了純皮質座椅外,還將會提供皮革與翻毛材質的混織座椅,讓座艙的視覺進一步朝向運動化靠攏,而且觸感舒適與摩擦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在功能上,兩款車型都滿足了當下市場對于智能配置的訴求,帶來了智能互聯與L2級輔助駕駛兩大系統,雅閣的Honda SENSING更側重安全性的表達,而12.3英寸觸控屏中的Honda CONNECT則通過扁平化的UI強調著實用,滿足了市場當前的基礎智能訴求。
但蒙迪歐顯然并不是這樣想的,它的Co-Pilot360延續了林肯Z的豪車標準,增加了自動泊車系統來讓智能嵌入到更多用車環節,而27英寸超廣域4K屏同樣在表達豪華,它搭載的SYNC+不光實現了本土化,讓UI界面更符合中國駕駛人的操作習慣,也一并實現了帶V2X車路協同的AR實景導航、看齊新勢力的車載KTV等高級功能。
在動力上,雅閣帶來了地球夢1.5T+CVT這套慣用組合,141kW的最大功率與260N·m的最大扭矩是穩中有增,追求著更穩定的輸出方式。而蒙迪歐則延續了Mustang野馬、林肯Z的輕量化理念,在動力與底盤環節都應用了大量鋁合金材料來優化輸出與操控,其中,EcoBoost 2.0T+8AT的組合,能夠順暢地實現全扭矩爆發,175kW的最大功率與376N·m的最大扭矩轉化為了6.5秒的零百加速性能,讓喜歡開快車的車主們憑非豪華車的價格,享受到BBA級別的暢快性能,把外觀上的運動、內飾中的豪華,通過動態環節的表現一擊命中國人的紅心。
誰更國人的需求?答案顯然已經很明白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