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結局是什么?
《水滸傳》結局:宋江、盧俊義等領袖接受朝廷的招安,還是被朝廷中奸臣毒害,宋江恐李逵再叛朝廷,將李逵毒死。吳用、花榮聞訊極悲,在寥幾洼哭祭宋江等人后,雙雙白縊而亡。一場轟轟烈烈的水滸英雄事業,僅因宋江一念之錯,除李俊等人隱逃外俱遭慘死。
《水滸傳》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投降朝廷以及投降朝廷后鎮壓田虎,方臘等各路反抗宋朝政府的政治勢力,最終走向悲慘失敗的故事,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然后發展到失敗的全過程。
1、宋江:受招安后被利用去征遼和平方臘等農民起義,梁山頭領“十去其八”.他自已被高俅一伙毒死在楚州安撫使任上。他又恪守忠孝等封建道德,向往封妻蔭子,青史留名。這一矛盾貫串他的一生。
2、盧俊義:盧俊義投奔梁山后,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后盧俊義被封為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后被高俅用藥酒毒傷,不能騎馬,乘船時失足落水而死。
3、林沖:他是義軍馬軍五虎將之一,在對敵斗爭中奮勇沖殺,立了許多戰功,在反招安的斗爭中,也有較清醒的頭腦。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后,他于征方臘回來,林沖患風病癱了,病故于杭州六和寺。
4、吳用:受招安后,又再三要求殺回梁山泊。征方臘回來,他到潤州任都統制,得知朝廷賜宋江毒酒,再次進言“哥哥,反了罷!”但已晚了,他自己也喝了宋江給的毒酒。他是封建勢力的死對頭。
5、武松:他反招安,指責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后他在征方臘時被包道乙砍斷左臂,不受封誥,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水滸中梁山起義成功了還是失敗了?
失敗了。
一、沒有共同目標
有人說梁山起義有根本的目標替天行道呀,但是替天行道作為所有人的共同目標太過虛幻無用,根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與其說拿著替天行道作為借口倒不如拿著推翻宋朝作為借口更好用,起碼那推翻統治作為借口,還能讓所有感覺到前進的方向,而且只有推翻統治,那榮華富貴就已經離自己不遠,用榮華富貴作為目標還能起到激勵人心的作用,無論哪一種借口都比虛無的替天行道好。
二、不團結
梁山之中,派別簡直太多,可以說梁山就是由無數個小團體組成的,雖然表明上全部歸于梁山同屬,但實際上小團體之間都在互相較勁,并不團結,每一個小團體都有各自的想法,眾人的心根本就沒有聚集到一起,連人心的都不齊的梁山又怎么承擔起替天行道這樣的重任?縱觀歷史,任何一場起義最重要的就是團結,如果連團結都沒有,那就只是一群烏合之眾,若想憑借一群烏合之眾對抗一個王朝,很明顯就是在螳臂當車,很不幸梁山的眾人就是一群沒有共同目標的烏合之眾,這也是梁山起義為什么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