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進駐28家銀保機構,投放172個金融產品,放貸172億元 ——通城構建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新格局
咸寧網訊 記者丁偉、通訊員吳義明、李三龍報道:“這筆錢到得太及時了,從申請到放款不到一個星期,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近日,湖北杭瑞陶瓷有限責任公司收到2500萬元貸款,財務總監胡國正激動不已。
這是通城縣著力優化金融營商環境、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通城縣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出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一攬子金融政策,在企業融資渠道拓展、金融產品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全面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率和水平。
通城縣相繼發布《通城縣推進科技創新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方案》等十多項金融政策,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完善政策性擔保體系,建立全縣金融重點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名單,將三贏興、平安電工等企業納入核心供應鏈企業庫,提供個性化、精準化、嵌入式的特色金融服務,力挺企業上市融資。
該縣金融辦引導金融機構“一對一”服務重點項目,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和金融服務早春行活動,支持通城重大項目建設。
2022年成功引進湖北強芯半導體和湖北安芯美半導體封裝項目,填補通城縣電子信息產業鏈上游環節的空白,為電子產業集群化注入了強勁動能。
同時,該縣進一步健全“咸融通”服務平臺,整合相關單位的信用信息,完善該平臺信用記錄、征集、調查、評級、發布的功能,實現政務、司法、金融等大數據有機融合,破除信息壁壘,提高企業融資的便利性。
此外,該縣創新推出排污權環境權益質押融資“通城模式”,促成麗爾家等5家企業成為全省第一批在省環境資源交易中心辦理集中抵質押登記的中小企業,為亞細亞陶瓷成功發放全省首筆排污權單一質押貸款。
目前,通城已形成政府支持、金融助力、區域協同、共促發展的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新格局。已有28家銀行保險機構進駐通城,設立分支機構75個,投放金融產品172個。近三年為實體企業提供資金支持172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