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6月20日, 以 “具身時代·共擎未來” 為主題的 2025具身智能創新發展論壇 在深圳盛大啟幕。本次大會匯聚 百余家 核心制造企業與AI技術提供商,共繪從技術攻堅到生態共建的全產業鏈 創新藍圖,擘畫 具身智能發展的未來圖景。
深圳市龍崗區人工智能(機器人)署署長趙冰冰出席并作開幕致辭,趙署長表示當前全球具身智能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發展,成為推動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龍崗作為深圳市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全域全時應用示范區,正全面實施“All in AI”戰略,打造全國首個機器人劇場和機器人街區,以“百億訂單推AI”的堅定舉措,推動龍崗從“智造大區”向“AI強區”跨越。趙冰冰指出,機器人街區作為全球首個融合真實應用場景的機器人試驗場,正在打造機器人6S店、機器人零部件超市、集中式機器人消費場景等應用業態。今年7月,全球第一個機器人6S店將開業,這不僅是機器人應用商業化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展示深圳機器人產業實力的閃亮名片。同時,龍崗已搭建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應用為重點的“科技篇”應用庫,涵蓋醫院、學校、國企等所有政府資金投入領域,為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推廣應用提供100億元訂單。龍崗人機署將繼續秉持“第一個吃螃蟹”的精神,與廣大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企業共探具身智能技術前沿,務實打造“零門檻的試驗場、無上限的夢想城”。明確實施 “政策+基建”雙軌驅動戰略,重點部署 靈巧執行器、多模態交互模塊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并對論壇成果寄予厚望。
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名譽會?邱善勤先生遠程致辭表示:具身智能正掀起人類科技革命的新浪潮,它不僅是人工智能從“云端思考” 邁向 “實體行動” 的關鍵一躍,更是重塑全球產業格局的戰略引擎
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呂剛深度解析 2025AGIC 深圳(國際)通用人工智能大會,揭示其以 “模驅具身?智啟未來” 為核心理念,打造全球 AI 領域里程碑的戰略布局。大會將于 8 月 27-29 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全力打造“學術+產業+應用”三位一體的國際AI生態平臺。超8萬平方米展區,超 1000 家展商參展、2500+前沿展品、12萬專業觀眾、40%國際展商占比——這不僅是一場展會,更是一場定義未來的科技革命!大會設八大場景、四大主題館,“AI 未來城” 展現前沿應用;推動大灣區協同,舉辦技能大賽等活動。集結日本華僑華人博士協會、RobinX株式會社(農業機器人)、株式會社ROKAE精機(協作機器人)、Netsdar Robot Solutions株式會社(通用機器人)等日本組織和企業及華為、騰訊、商湯、優必選、云天勵飛、美麗魔方、力維智聯、銓興科技、志奮領科技(明治傳感)、鑫精誠傳感、奧尼電子、移動、聯通、電信、成都考拉悠然、北京并行科技、數影科技、大象安泰、遨游通訊、強達電路、碧興物聯、信達盟、智航無人機、研祥科技、芯算一體、盛格納電子、光科全息、粵化新材、華夏鯤鵬、銓圣科技、安諾機器人等頭部企業,聯動日本AGI(通用人工智能)專家、曾任人工智能研究所所長&日本人工智能學會委員長兼通用人工智能研究會主席、東京大學工學博士山川宏山川宏(Hiroshi Yamakawa)教授、15+院士領銜國際AI領袖峰會,30 余位 500 強高管共議 AI 3.0 時代,同步開展 CAIO 認證、標桿產品評選等行業標準化項目,以技術創新與生態協同雙輪驅動,引領全球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新范式。
在AGIC大會主席團聘任儀式環節,由AGIC大會主席為華南數字、北京真視通、美麗魔方、鑫精誠傳感、華成工控、奧尼電子、騰訊、中國聯通、北京金山云等九家全球AI領軍企業領導頒發了聯合主席/副主席的聘書;陣容覆蓋 "基礎技術 - 場景落地 - 資本生態" 全產業鏈核心環節。推動通用人工智能從技術突破到場景落地的全周期發展。助力構建 "產學研資" 深度融合的創新生態。
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正式發布《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皮書》(2025)(以下簡稱《白皮書》)。
協會執行會長范叢明對白皮書的核心內容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讀,為業界呈現了一幅深圳人工智能產業蓬勃發展的全景畫卷。范叢明指出,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重構全球競爭格局與經濟發展范式。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持續掀起技術革新浪潮,生成式AI、多模態融合、大模型壓縮與算力優化等技術取得顯著進展,深度重塑各行業發展格局。深圳在這一浪潮中勇立潮頭,搶抓通用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機遇,全力提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能級,加速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鋒城市。
白皮書系統梳理了深圳人工智能產業的全球定位、發展現狀、企業生態政策環境、技術創新、發展趨勢與發展建議,重點聚焦大模型、智能體、人形機器人、MCP協議等前沿領域,為產業發展提供兼具前瞻性與實操性的路徑指引,展現深圳作為全球 AI 創新高地的戰略布局與發展遠見。
首次披露2024年深圳AI產業規模達3685億元,典型企業數量達2887家(規上企業2600家),兩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全市已投產算力超12000P,新增AI相關專利申請3.7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占95.9%,彰顯深圳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鋒城市”的強勁動能。為政府、企業、學術界和投資機構提供了系統性的參考依據。
深圳市人工智能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席、美國醫學與生物工程院院士、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潘毅作《人工智能成功落地的六架馬車》主題演講。潘毅院士提出AI大模型落地需突破六大技術要素(大數據、優算法、強算力、賦知識、可解釋、低能耗),通過情商大模型、梯度增強算法、跨層架構優化及FLOPSJ能效指標等創新技術,重構AI產業范式——從單純拼算力轉向全棧技術協同,推動醫療研發(如新靶點藥物篩選)、疫情防控(時空預測系統)、綠色計算(雙碳目標適配)等產業實現精準化、低能耗與可解釋的智能化升級。
億嘉和科技副總經理張晉博作《億嘉和具身智能機器人-具身覺醒場景共生》主題演講。億嘉和科技依托多模態感知系統與跨行業通用機器人平臺技術,在能源(變電站巡檢)、醫療(骨科/腔鏡手術機器人)、智能清潔(J系列商用機器人)及康養(AAL標準機器人)四大領域實現規模化落地。
數字華夏創始人沈建作《具身交互,率先商用》主題分享。重點介紹了數字華夏憑借全棧自研技術實現具身智能商業化突破。核心產品星行俠機器人支持深度定制,通過多語言情感交互、10小時續航及極簡運維,落地政務、零售、文體等場景,獲批量訂單。技術降低商用門檻,推動“機器服務人”生態發展,首年即獲福布斯中國投資價值百強及央視超10億曝光,領跑行業量產進程。
兆威機電首席電控專家兼機器人執行主任陳毅東作《“靈巧手 +”產業落地思考》。重點介紹了兆威機電自主研發的高性能五指靈巧手系統。該技術突破傳統機械抓取局限,通過創新電機驅動與智能控制算法,賦予機器人接近人類手指的精細操作能力,可完成精密零件裝配、醫療微創操作等高難度任務。
在本屆論壇上,具身智能領域的前沿技術突破如璀璨星辰般精彩呈現,而深圳作為極具代表性的創新樣本,充分驗證了“政產學研資”五維協同創新范式的強大效能。政府高瞻遠矚的引導、產業蓬勃發展的驅動、學術深厚底蘊的支撐、科研不斷突破的引領以及資本精準有力的助力,這五大要素相互交織、協同共進,如同為具身智能的發展安裝了一臺強勁的引擎,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澎湃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即將于8月27 - 29日盛大舉行的AGIC大會,將憑借其全球影響力進一步整合各方資源。這一盛會猶如一座橋梁,連接著世界各地的創新力量,為具身智能的發展搭建起更廣闊的舞臺。深圳正以先行者的姿態,為具身智能的發展開辟新路徑,引領行業邁向全新的發展階段。深圳在具身智能領域的發展,正以強大的輻射效應帶動全國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推動我國在全球具身智能競爭格局中占據更有利的位置,引領全國邁向智能科技的新時代。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