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城區居民對藥品和物資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在社區干部和街坊鄰里的幫助下,“藥品共享”給缺少物資的居民帶來了寬慰與希望,為寒冷蕭瑟的冬日增添了許多溫暖與感動。
“鄰居們好,我家里還有半盒布洛芬,藥掛在門口的綠袋子里了,三片一小袋,需要自取。”
(資料圖)
“你把僅有的三片藥給我了,如果你家有問題怎么辦?”
“沒事的,我買了藥,只是還沒送過來。”
……
12月23日,咸安區永安街道三勝首府小區居民微信群里上演暖心互動。
在城區多個小區,不少“居民群”變身“互助群”:大家互相鼓勵,分享健康知識;共享物資,解決用藥需求;噓寒問暖,關懷獨居老人……群內每天的互動交流,串聯起濃濃的鄰里情,為“遠親不如近鄰”標記出新的更加溫暖的注解。
12月24日下午,在航天花園小區,物業經理陳昭軍正在小區奔波,對照清單將藥品、物資送往有需求的業主家里。
“感謝陳經理,解決了我們的燃眉之急!”56歲的陳秀芳告訴記者。
原來,陳秀芳的孫子在頭天晚上突然高燒,家里沒有退燒藥,她一個人在家急得哭了起來。
此時,她看到群里陳昭軍正在詢問是否有需要幫助的居民,便試著與他聯系,僅僅半天時間,退燒藥和部分防疫物資就送到了她的手上。
“我們小區好多人都得到了他的幫助,非常感動!”居民顏佳欣說,她目前一人獨居,發燒后檢測抗原發現自己“中招”,試著聯系陳昭軍后,他立馬送來了相關物資。
“他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給我們患者送藥,真的讓人非常感動。”顏佳欣說。
為了給鄰里間的相互幫助提供更好的平臺,該小區物業公司專門在服務中心內辟出一個區域設置“共享藥箱”,相對寬裕的業主可以通過微信群捐贈防疫物資、藥品,物業工作人員則當起“跑腿員”,為急需的業主送藥上門。
12月20日,咸安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向全體市民發出倡議,讓防疫藥品和物資在社區中流動共享。截至目前,城區百余個小區、40余家愛心藥店及愛心人士紛紛開展愛心行動,超過500名志愿者或居民參與我“藥”守護你志愿活動,受益人數超過一萬人。
咸寧日報全媒體記者 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