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本欄目精選過去一周內5~8份熱門報告,重點關注數字科技及相關賽道,并提煉出核心觀點,希望能夠對您的工作或學習有所幫助。所有報告來自01FINDs找報告平臺,10W+精品報告,掃碼即可查看。
目 錄
一.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數“鏈”大灣區:區塊鏈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報告(2022)》區塊鏈助力大灣區經濟、政治、社會生活各方面融合發展:·數字經濟+區塊鏈:粵港澳大灣區依托區塊鏈等前沿科技,在多元制度環境中依法合規安全地實現了可信數據流動或利用,提高了人流、物流、資金流的效率和效益,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源,拓展經濟發展“新疆域”。·數字社會+區塊鏈:粵港澳大灣區依托區塊鏈構建信任機制,發揮了數據共享、業務協同、確權確責等多重優勢,推動了智慧城市、社會民生、綠色轉型等領域創新發展,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 數字政府+區塊鏈:粵港澳大灣區在政務服務、稅收票據和司法仲裁等場景中應用區塊鏈技術,探索了一批數據開放共享、主體高效協同的模式和項目,豐富政府服務“新手段”。二.前瞻研究院《2021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2021年,中國共有301家企業上榜。估值超過100億美元以上的超級獨角獸企業有15家,合計估值為7280億美元,占據全部獨角獸估值的54.03%。從行業分布數量和行業估值來看,2021年相比于2018年增長較快的行業有本地生活行業、人工智能行業等,無論是企業數量還是估值規模都有較大提升;相比之下,金融行業和教育行業相比于2018年有一定的沒落。此外,相比于2018年,2021年獨角獸企業排名中還新增了涉及新材料、量子科技等高科技行業的企業。圖1 2018-2021年中國獨角獸細分行業估值分布(單位:%)
從企業數量的區域分布來看,2021年北京獨角獸企業無論是從分布數量還是從合計規模來看均延續了2018年保持在了全國首位,其中企業數量達到91家,合計規模達5923.08億美元。三.Forrester咨詢,京東云《擁抱面向混合多云環境的云原生平臺,加速適應未來的數字創新》混合多云環境成為政企常態化選擇。公有云、私有云、邊緣云給企業帶來不同的戰略價值,混合多云逐漸成為企業上云的必經之路。其中超過70%的企業表示,將在已有一個私有云和一個公有云平臺的基礎上,新增私有云平臺。企業對混合云協同需求日益提升,以期實現一致性體驗。未來1-3年內,中國政企行業將進一步加速創新,利用云原生技術實踐支持業務和IT數字化轉型。大部分企業表示將提高混合云適應業務需要、支撐關鍵場景的能力(65%),加強在新興數智技術、邊緣計算、云原生技術等能力的開發與應用(56.4%),進一步強化多云環境的安全防護,保障合規性(59.6%)。四.零壹智庫《2022年上半年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資報告》2022年以來,金融科技股權融資數量及金額同比下降21.7%和10.7%,且有進一步走低的趨勢。50億元及以上超級融資均在一季度,二季度億元級以上融資數量下降超36%;最近3個季度連續下跌,2022年二季度下滑加速,環比減少32.4%。保險科技作為金融科技領域的分支,2022年上半年融資數量和金額也雙雙回落,且有加速走低趨勢。半年內新舊金融科技獨角獸共獲得117筆股權融資,公開披露的融資總額為1454.6億元,在所有融資中貢獻了45.5%。2022年1-6月,并購交易數量逐月下跌,6月跌幅達-26.3%,為上半年最高跌幅。雖半年度并購數據仍呈向好趨勢,但季度情況已初現下降端倪,進一步結合2022年月度數量持續下跌趨勢,或將持續到第三季度。圖2 2022年1-6月全球金融科技并購數量及金額走勢
五.黑蟻資本《縣域市場中青年消費需求趨勢研究》縣域居民基本生存無憂,從消費結構上看,縣域消費依然以剛需為主。縣域消費者有7類共性需求,陪伴共處空問和不提價的升級的重要性最高,基礎需求和陪伴共處空間的滿足度最高。追求消費升級和追隨行情在重要性和滿足度上都最低。需求的重要性和滿足度和兩點相關:·家庭生命周期高度相關,隨著家庭生命周期的成熟,陪伴和提供職業選項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對于品質的追求在提升,不提價的升級的痛點變得更為明顯;· 和回流/本士/前農村相關,回流人群更注重陪伴共處空間,因為這是他們回流的目的之一,而前農村人群則更希望能給孩子多元的職業選項,從而在縣城代代扎根。圖3 縣域消費者7類需求和滿足度圖譜
六.安永《2022年全球私募股權調研報告》2021年,涌入私募股權市場的資金超過1.1萬億美元。大量資金涌入私募股權市場,私募股權投資業務回報率大幅提高,與此同時,基金管理人開始意識到,決策風險正在指數級飆升。隨著業務的持續增長,更多的私募股權基金迎來了發展的新階段。它們對標大型金融機構,戰略性地為管理公司建立了更加嚴謹的運營模式。以往的調研結果顯示,與基金相關的經營問題是首席財務官所關注的戰略重點;而根據2022年的調研結果,除資產規模增長外,人才管理、產品和戰略擴張、ESG計劃及產品供給已成為私募股權基金的三大戰略重點。